“用劇毒農藥種植作物致地下水污染”、“近千農藥空瓶被棄水庫、河流”、“農藥化工廠非法排放污水”,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。發生此類事件,歸根到底還是公民的環保意識不強,而企業經營者、種植戶等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并不十分了解。
4月16日,國務院印發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下稱“水十條”),涉及工業水污染防治、農業農村污染防治、環境監管等多個方面,多次提及農業面源污染問題,同時提出要調整產業結構,推動化工、原料藥制造等污染較重的污染企業退出。
早在去年7月,為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,國家發改委先后對湖北、浙江、山東、重慶等地區下達了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計劃。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,要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。由此可見國家對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和決心。
2006年9月,國家環??偩趾蛧医y計局便聯合發布《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》。報告稱,2004年中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,占GDP的3.05%。其中,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862.8億元,占總成本的55.9%。
下面看看,水十條都講了些什么,又會對農資人造成什么影響:
重點專治農資企業
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、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。2016年底前,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要求,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農藥、煉焦、煉硫、煉砷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。
對氮肥、農藥、農副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專項治理,實施清潔化改造。新建、改建、擴建上述行業建設項目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。2017年底前,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。
嚴控農業面源污染
推廣低毒、低殘留農藥使用補助試點經驗,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。同時,實行測土配方施肥,推廣精準施肥技術和機具。
水十條表明,到2020年(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。),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%以上,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%以上,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%以上。
調整種植業結構與布局
對于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區,要優先種植需肥需藥量低、環境效益突出的農作物。地表水過度開發和地下水超采問題較嚴重、農業用水比重較大的地區,要適當減少用水量較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,改種耐旱作物和經濟林。
發展農業節水
推廣渠道防滲、管道輸水、噴灌、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,完善灌溉用水計量設施。到2020年,大型灌區、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基本完成,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7億畝左右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55以上。
嚴格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,監控評估水源地、農產品種植區及水產品集中養殖區風險,實施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淘汰、限制、替代等措施。
水十條表明,未來國家還將加強水生態保護、農業面源污染防治、水環境監控預警、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。
(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)